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16章 兩斛珍珠

關燈
中秋節起, 京城裏就多了幾施粥的大棚。

對於青州流民、京城裏底層的貧民來說,這些粥棚的區別不過是哪一處的粥多一些、稠一些,哪一處施粥時大方一些, 一勺子下去盛得多一些而已。

可是京城裏官宦人家卻都看出了鄧陸兩邊的女眷們在打擂臺,而膠東王府一貫地置身事外。

如今哪裏還是真正的施粥?簡直成了兩邊的大比拼!

長沙王府的粥棚用的是雜糧, 太子妃等人的卻是白米,接著長沙王妃也換了白米, 太子妃又在裏面加了紅棗桂圓, 長沙王妃那樣要強的性子豈能罷休,變成了羊肉粥,一來二去的兩方將施舍的粥弄得越發有檔次了。

街頭施舍的粥很快就比平常人家用的飯還好了。於是,許多京城的百姓便不再開火,拿個碗到粥棚裏討些粥拿回家喝,又省錢又省事,吃的還好呢!

是以,粥攤前的隊伍越發長了, 京城的百姓畢竟占著天時地利人和種種優勢, 總要比青州流民先搶得施粥, 流民往落到下風, 到了粥散盡的時候竟要餓肚子, 因此兩邊便打了起來。

幾場爭鬥後, 粥攤開始不再給京城的百姓施粥了,其實很難分得出哪一個是京城人哪一個是青州人,看相貌是不行的, 看衣衫也是不行的,只能聽口音了,然後京城裏便很流行青州話……

太子妃發了狠,命京兆尹派了官吏去查,但京兆尹手下才多少人,真要一個個查,還真查不過來。就是查出來又能怎麽樣,難不成因為人家領了一碗粥就抓到獄裏吧。

於是,長沙王妃率先將羊肉粥改成了尋常白米粥,接著太子妃就換了陳米粥,再接著長沙王妃換了雜糧,再再就是太子妃施的粥裏面出現了沙子,被好多人圍著粥攤罵。

這個時代糧食是用石碾子在地上碾出來的,因此混些沙子是很常見的事,尋常人家做飯時也不少見。但是百姓們就是罵了,而且還罵的還非常難聽,什麽黑心、什麽惡毒、什麽碩鼠、什麽屍位素餐、什麽草菅人命全罵了出來,而且最初只是在太子妃的粥攤前罵,很快就罵到了長沙王妃的粥攤前。

不論是京城的百姓還是青州的流民,對這些粥攤都滿含憤怒——而且他們的確有憤怒的理由,粥品的確越來越差了嘛!

素波就是時候才知道施粥的事,她不只聽了這些笑話,還知道了百姓們不知道的事,原來此時兩邊的人暗地裏都後悔極了,花了許多錢卻沒有得到預計的結果反被罵得狗血噴頭,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,現在怎麽也不能撤了施粥的,只能頂著罵名一直堅持下去。因此她就嗤笑道:“行善是好事不假,但是行得過了頭就是笑話了。”

原來王妃還沒有意識到皇家的諸位兒媳婦都參與到施粥中,唯將她一下落了下來。薛清想著,幸而王爺將事情都擋住了,王妃才沒跟著被罵。

可是薛清沒想到的是王妃又議論了兩句,“這樣的行善其實就是在害人。青州來了這麽多流民,她們一直施粥養著,難不成要從秋天養到明年嗎?原本有些人若沒有施粥早自謀生路去了,現在什麽也不做只等著每天的施粥,哪一日沒有那麽多的米糧施不出粥了,可怎麽辦!”

薛清作為京城貴女,從沒有覺得施粥不對,那幾位王妃之所以得了強此結果其實是因為她們的私心太重,行事偏頗,眼下聽了自家王妃之言,一時竟不能接受,“不管怎麽樣,施粥總歸是好事呀!”

素波搖了搖頭,“授之以魚,總不如授之以漁。”

道理自是不錯,“但怎麽才能授之以漁呢?”

素波也不知道,認真想了想,“不如讓流民在京城外面蓋房子?”似乎這叫加大基建,能刺激經濟發展,而且素波認為現在的京城太小了,而且只有城內繁華,而一出城便要荒涼得多,這種局面遲早會改變的。

王妃一直對房子很關註,她還將王府的餘錢多半買了房舍。不過,眼下房舍的價的確漲了起來,京城裏的人口越來越多,各地的官員入京要買房舍,太學生要買房舍,就連青州的流民也要買房舍,雖然大部分流民是空手逃難來的,但其中也夾著一些富戶。薛清就問:“王妃是覺得將來會有許多人到城外住?”

“當然了。”素波肯定地說:“京城這麽小,哪裏能住得下太多的人呢?朝廷不如在京城外劃出一片地,拿些米糧讓流民們建起房舍,暫讓他們先住著免得冬天凍死人。將來流民回了青州,這些房舍轉手賣出去還能收一大筆錢,其實一點也不虧的。”

薛清就想起了前朝沒有滅亡時京城外面果然是成片的房舍,只不過後來都毀於戰火了,待休養生息日久,那些房舍應該還會重新出現吧,便越覺得王妃的話很有道理,“王妃寫一份上奏吧,皇上一定也覺得可以實施,而且還能給王妃帶來好名聲呢。”

“我可不行,”素波是曾幫膠東王寫過奏折的,深知其中的不易,堅決不肯再試,“不如告訴太傅,請太傅為王爺上書吧。”

盡管那樣也不錯,但是薛清還是覺得應該借此機會給王妃搏個好名聲,因此下去後便認真思索,又請教了祖父,問過留福寫成了一篇上奏,最後以王妃的名義送了上去。

當然,上奏中不只是建議安排流民建房舍,還列了許多項目,比如將部分流民送到江南,那裏一年能產三季甚至四季糧食,現在去了正好開荒種糧;比如抽調部分流民修建官道驛站,由官府發糧;比如開設一處大織廠,收容流民中的女子紡織自食其力;比如建慈善堂等等收容老弱病殘等等。

雖然有一些建議是大家想的,但最主要的內容還是出自王妃,她不會寫奏折,但出起主意來卻是誰也比不了,總能冒出一些特別的思路。

結果,膠東王妃的上奏還真為皇上和朝臣看重了。

原來青州流民大量入京時,朝中早有許多爭議,一些大臣請皇上下旨不許流民入京——只是皇上沒有準許,畢竟都是他的子民,又是受了難而來,皇上不忍將他們攔在城外。但眼下大量的流民的確給京城帶來了許多麻煩,到處骯臟、混亂不甚,京城裏偷盜的案子增加,街頭時不時就發生幾場鬥毆,京兆尹等官員個個忙得焦頭爛額,而他的幾個兒子兒媳又添亂,前些日子太子妃竟要將領粥的京城百姓治罪,皇上知道了派了內侍去斥責了幾句,心裏很不痛快。畢竟他其實明白事情鬧到如此地步的原因,長沙王太不安份,可是嫡系的那幾個也過分了,結果就鬧出了笑話。

還是膠東王最好,他只一心管著文瀾閣和太學,多一句話也沒有,他的王妃也是個老實的,哪一邊也不參與,如今上一本折子,竟比許多朝臣們都要周全。

盡管有些辦法朝臣們也提過,但皇上看在膠東王小夫妻給他重新掙回些顏面上,便將膠東王妃的折子發下令臣下們照此辦理,隨後又令人賞了膠東王妃兩斛珍珠,並派了中常侍鄭安前來傳話,“膠東王妃很好,身在內院竟能心懷流民,朕甚嘉許!”

素波白得了兩斛上等的合浦珍珠,喜不自勝,她雖然自詡不愛財寶,但其實還是愛的,再者她縱是有過前世的見識,但用斛裝著這麽多白生生、圓滾滾的珍珠也是沒見過的,這也太土豪了!

雖然一時想不到做什麽用,但是素波只是將一斛珠子倒在床上隨便抓起一把就覺得滿心歡悅,“真是發財了呀!”

薛清就幫她出主意,“王妃不如讓良工所穿成一件珠衫,披在衣裳外面,定然十分奪目。”夏日裏,其餘幾位皇子妃都在紗衣外面罩了珠衫的,唯王妃沒有,如今王妃若是也有了,定然將她們全部壓住,畢竟膠東王妃比她們都美多了。

雖然另外幾位王妃都有珠衫,可是除了太子妃的,似乎誰的珠衫上面的珠子也沒有這麽大這麽好,素波想了想,究竟不是奢侈的人,心便靜了下來,“算了,別做太惹眼的事了,我只穿幾串珠鏈就好。”又指著另一斛珠子說:“薛姐姐若是喜歡,便做一件珠衫穿。”

薛清就吃了一驚,“王妃什麽身份尚且怕惹眼,我哪裏能穿珠衫?”

素波知道薛清其實還是喜歡的,就給她出主意,“那就在家裏穿。”

“不成,不成,”薛清趕緊擺手,“王妃若是賞,我便領兩顆做耳墜。”

“建議是你提的,奏折也是你寫的,怎麽也應該分你一半,”素波堅持公正公平,“我擔了名又出點主意,也留一半。”一定將一斛珍珠讓人送到薛清的屋子裏。

最後薛清只得收了珍珠,回去與祖父說:“我們畢竟沒選錯人,跟了膠東王。倒不是為了這一斛珍珠,只王妃的尊重,我寧肯為她不要性命。”

薛大儒自是點頭,“我豈無同感?先前在相府,陸家的二少爺竟然動手打我,可王爺對我從來都是恭恭敬敬,沒有一絲失禮之處,更不必提王爺接管文瀾閣後對士人的重視,是以,就算王爺不爭,我也要拼了老命替他爭,帝位就應該是王爺的!”

薛家祖孫二人自是由衷地讚美膠東王夫妻,可是皇宮、東宮、幾位皇子府,以及清河公主府裏皇子皇女王妃駙馬都恨極了膠東王府,“明明我們花了這麽多錢,府裏都快搬空了,得了賞的倒是他們!”只是父皇金口玉言誰也不敢說出去而已。

若是素波聽了,一定會真誠地問他們,“明明朝廷用了我的辦法,你們都不必施粥了,既省了錢又不必挨罵,為什麽不感謝我呢?”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